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什么意思
謂置于不戰(zhàn)則死的境地﹐然后方能奮勇戰(zhàn)斗﹐取勝得生。語本《孫子.九地》:"投之亡地然后存﹐陷之死地然后生。" 國語辭典形容置身于無退路的境地,勢必能拚死向前,求得生存。參見「陷之死地而后生」條。《三國演義.第九五回》:「孫子云:『置之死地而后生。』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,蜀兵豈不死戰(zhàn)?以一可當(dāng)百也。」
生僻成語小百科
虎瘦雄心在 比喻人窮志不窮 »
守經(jīng)達(dá)權(quán) 經(jīng):正道,原則;權(quán):權(quán)宜,變通。形容堅持原則而能變通、不固執(zhí)。 »
探觀止矣 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。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