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鱗西爪是什么意思
見〖一鱗半爪〗。國語辭典畫龍時(shí),龍?jiān)谠浦袨樵扑危瑬|露一鱗,西現(xiàn)一爪,不見全貌。比喻事物零碎、不完整。如:「這位記者單就事件的東鱗西爪加以報(bào)導(dǎo),不可盡信。」
東鱗西爪的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典故出處之一:
清·金圣嘆《金圣嘆批評(píng)本水滸》第八回:“疑其必說,則忽然不說;疑不復(fù)說,則忽然卻說。譬如空中之龍,東云見鱗,西云露爪,真極奇極恣之筆也。”解釋:(讀者)懷疑作者一定會(huì)寫,作者卻忽然不寫;懷疑作者不再寫了,作者卻突然又寫了。(施耐庵的文筆)就好像騰在空中的龍一樣,東邊的云里見一鱗片,西邊的云里露出一爪,真是奇絕恣意到了極點(diǎn)!原意是零星片段的事物,引申為令人難窺全貌、出乎意料。
典故出處之二:
清·龔自珍《識(shí)某大令集尾》:“東云一鱗焉,西云一爪焉,使后世求之而皆在,或皆不在。解釋:原指畫龍時(shí)龍?bào)w被云遮住,只是東邊畫一片龍鱗,西邊露一只龍爪,不見龍的全身。”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