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從虎,云從龍是什么意思
1.《易.干》:"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。水流濕,火就燥。云從龍,風從虎。圣人作而萬物睹。"后因以"風從虎,云從龍"比喻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。 國語辭典比喻同類的事物會相互感應。唐.李觀〈項籍碑銘〉:「其余揭竿而呼,爭先刺秦者,如林如藪,于時亂浩浩,兵憧憧,風從虎,云從龍,三靈昏而四海空。」
風從虎,云從龍的網絡解釋
原文:「云從龍,風從虎,圣人作而萬物睹」。這話出于《易經.乾卦》中,解說「九五爻」爻辭的〈文言傳〉里。
全文:「九五曰: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,何謂也?子曰,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。水流濕,火就燥,云從龍,風從虎。圣人作而萬物覩,本乎天者親上,本乎地者親下,則各從其類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