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囚 : 囚qiú拘禁:囚禁。囚車。囚牢。被拘禁的人:囚犯。囚徒。死囚。囚首垢面。筆畫數:5;部首:? 詳細>>階下囚是什么意思
舊指在公堂臺階下受審的犯人;泛指在押的囚犯或俘虜
國語辭典舊時指立于公堂臺階下受審的犯人。后泛指被拘禁的人。《三國演義.第一九回》:「公為座上客,布為階下囚,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?」近囚徒反座上賓
階下囚的網絡解釋
“階下囚”和“座上客”皆出現于《三國演義》第十九回。呂布兵敗為曹操所獲,以繩索于白門樓上。
成語解釋 | 指在公堂臺階下受審的犯人;泛指在押的囚犯或俘虜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19回:“布告玄德曰:‘公為坐上客,布為階下囚,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?’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作主語、賓語;指囚犯或俘虜 |
成語結構 | 偏正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階下之囚 |
反義詞 | 座上客 |
成語例子 | 他已經淪為我們的階下囚。 |
成語謎語 | 俘虜 |
舊指在公堂臺階下受審的犯人;泛指在押的囚犯或俘虜
國語辭典舊時指立于公堂臺階下受審的犯人。后泛指被拘禁的人。《三國演義.第一九回》:「公為座上客,布為階下囚,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?」近囚徒反座上賓
“階下囚”和“座上客”皆出現于《三國演義》第十九回。呂布兵敗為曹操所獲,以繩索于白門樓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