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一丁 : 1.一個成年男子。2.《舊唐書.張弘靖傳》:"今天下無事,汝輩挽得兩石力弓,不如識一丁字。"宋吳曾《能改齋漫錄.辨誤三》:"竇蘋《唐書音訓》云:'丁恐當作個。'予嘗以竇說雖當﹐而無所據。偶讀孔毅父《續世說》﹐引宏靖曰:'汝曹能挽兩石弓﹐不若識一個字'﹐乃作此個字。因知個誤為丁﹐無可疑者。""丁"與"個"形近﹐故誤。后因謂不識字或學極淺陋者為不識一丁。3.一枚釘子。不識 : 1.不知道,不認識。2.西周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。
一丁不識是什么意思
一字不識。
國語辭典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。參見「不識一丁」條。《金瓶梅.第四八回》:「菽麥不知,一丁不識。」《醒世姻緣傳.第一回》:「那邢生后來做到尚書的人品,你道他眼里那里有你這個一丁不識的佳公子?」
生僻成語小百科
窮猿失木 猿猴失去了棲身的樹木。比喻人漂泊流浪 »
閉門思愆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。同“閉合思過”。 »
貴不期驕 謂顯貴的人盡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驕恣專橫的習氣,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覺中滋長起來了。語本《書·周官》:“位不期驕,祿不期侈。”孔傳:“貴不與驕期,而驕自至;富不與侈期,而侈自來,驕侈以行己,所以速亡。” »
晝警暮巡 白天黑夜警戒。比喻防范嚴密。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