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折沖 : 1.使敵人的戰車后撤。即制敵取勝。沖,沖車。戰車的一種。2.交涉;談判。3.武官名。北魏有折沖將軍。見《宋書.柳元景傳》。隋禁衛軍有折沖﹑果毅﹑武勇﹑雄武等郎將官。唐有折沖都尉,全國各州有折沖府。見《通典.職官十一》。樽俎 : 盛酒和裝肉的器具,代指宴席:布筵席,陳樽俎。
折沖樽俎是什么意思
謂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談判中制敵取勝。語本《戰國策?齊策五》:“此臣之所謂比之堂上,禽將戶內,拔城于尊俎之間,折沖席上者也。”
亦作:[[折沖尊俎]]
國語辭典折沖,拒退敵人攻城的戰車。樽俎,古時盛裝酒肉的器皿。折沖樽俎指在杯酒宴會間,運用外交手段取勝敵人。唐.李翰〈淮南節度行軍司馬廳壁記〉:「彼善師不陣,未戰先勝,卻軍于談笑之際,折沖于樽俎之閑,今古一時也。」《孽海花.第六回》:「總算沒有另外賠款割地,已經是他折沖樽俎的大功,國人應該紀念不忘的了!」近壇坫周旋,致力外交
折沖樽俎的網絡解釋
折沖樽俎,漢語成語,原指諸侯國在宴席上制勝對方,后泛指在外交談判上克敵制勝。出自《戰國策·齊五策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