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狐兔 : 1.狐和兔。亦以喻壞人;小人。狐兔之悲是什么意思
猶狐死兔泣。
國語辭典比喻因同類遭遇不幸而感到悲傷。明.朱國禎《涌幢小品.卷一六.黃叔度二誣辨》:「回視國家將傾、諸賢就戮,上之不能如孫登之污埋,次之不能如皇甫規之不與,下之不能與狐兔之悲,方且沾沾自喜,因同志之死以為名高,是誠何忍哉!」也作「兔死狐悲」。
成語解釋 | 狐死則兔悲,兔死則狐亦悲。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傷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明·朱國楨《涌幢小品·黃叔度二誣辨》:“因視國家將傾,諸賢就戮,上之不能如孫登之污埋,次之不能如皇甫規之不與,下之不能興狐兔之悲,方且沾沾自喜,因同志之死以為名高,是誠何忍哉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作賓語;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 |
成語結構 | 偏正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狐死兔泣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李大釗《厭世心與自覺心》:“同作亡民,相逢作楚囚之泣,或將興狐兔之悲矣。” |
成語謎語 |
猶狐死兔泣。
國語辭典比喻因同類遭遇不幸而感到悲傷。明.朱國禎《涌幢小品.卷一六.黃叔度二誣辨》:「回視國家將傾、諸賢就戮,上之不能如孫登之污埋,次之不能如皇甫規之不與,下之不能與狐兔之悲,方且沾沾自喜,因同志之死以為名高,是誠何忍哉!」也作「兔死狐悲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