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鳴雁 : 1.《詩.邶風(fēng).匏有苦葉》:"雝雝鳴雁,旭日始旦,士如歸妻,迨冰未泮。"毛傳:"雍雍,雁聲和也。納采用雁,旭日始出,謂大昕之時。"鄭玄箋:"雁者,隨陽而處,似婦人從夫,故昏禮用焉。"后用"鳴雁"指嫁娶之事。2.鳴啼的大雁。3.古地名。在今河南省杞縣北。鳴雁直木是什么意思
古人認(rèn)為雁隨陽而處,木隨陽而直。比喻良才。
成語解釋 | 古人認(rèn)為雁隨陽而處,木隨陽而直。比喻良才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《梁書·袁昂傳》:“臣東國賤人,學(xué)行何取,既殊鳴雁直木,故無結(jié)綬彈冠。” |
常用程度 |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作賓語、定語;指賢人 |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聯(lián)合式成語 |
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|
成語謎語 |
古人認(rèn)為雁隨陽而處,木隨陽而直。比喻良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