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山傾海是什么意思
形容摧毀破壞極大。 國(guó)語辭典將山推倒,把海傾翻。形容氣勢(shì)浩大、威力強(qiáng)盛。《后漢書.卷七二.董卓傳.論曰》:「及殘寇乘之,倒山傾海,昆岡之火,自茲而焚,版蕩之篇,于焉而極。」宋.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前集.卷一六.韓吏部上》:「西清詩話云:『……東坡詞氣,倒山傾海,然亦未知琴。』」
生僻成語小百科
祛蠹除奸 驅(qū)除禍害,消除奸佞。 »
成語解釋 | 形容聲勢(shì)很大,力量無比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《后漢書·董卓傳》:“及殘寇乘之,倒山傾海,昆岡之火,自茲而焚,《版蕩》之篇,于焉而極?!?/td> |
常用程度 |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聲勢(shì)浩大 |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聯(lián)合式成語 |
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排山倒海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宋·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前集·韓吏部上》:“東坡詞氣,倒山傾海,然亦未知琴?!?/td> |
成語謎語 |
將山推倒,把海傾翻。形容氣勢(shì)浩大、威力強(qiáng)盛。《后漢書.卷七二.董卓傳.論曰》:「及殘寇乘之,倒山傾海,昆岡之火,自茲而焚,版蕩之篇,于焉而極。」宋.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前集.卷一六.韓吏部上》:「西清詩話云:『……東坡詞氣,倒山傾海,然亦未知琴。』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