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棄邪 : 1.舍棄邪說。從正 : 1.趨從正道。2.依從正體。3.遵循,修正。
棄邪從正是什么意思
謂拋棄邪行,歸向正道。 國語辭典舍棄惡行,回歸正道。《三國志.卷三三.蜀書.后主禪傳》裴松之注引《諸葛亮集》:「有能棄邪從正,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,國有常典,封寵大小,各有品限。」也作「棄邪歸正」。
棄邪從正的網絡解釋
棄邪從正是一個成語,指拋棄邪念,走上正路。
成語解釋 | 謂拋棄邪行,歸向正道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為后帝伐魏詔》:“有能棄邪從正、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,國有常典,封寵大小,各有品限。” |
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歸向正道 |
成語結構 | 聯合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棄邪歸正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|
成語謎語 |
舍棄惡行,回歸正道。《三國志.卷三三.蜀書.后主禪傳》裴松之注引《諸葛亮集》:「有能棄邪從正,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,國有常典,封寵大小,各有品限。」也作「棄邪歸正」。
棄邪從正是一個成語,指拋棄邪念,走上正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