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阿諛 : 迎合別人的意思,說好聽的話(含貶義):~奉承 ㄧ~曲從。逢迎 : 說話和做事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(含貶義):百般~ㄧ阿諛~。
阿諛逢迎是什么意思
諂媚拍馬,投合對方的心意。
國語辭典曲意奉承,討好他人。明.無名氏《運(yùn)甓記.第二九出》:「專一承顏順旨,阿諛逢迎?!埂冻蹩膛陌阁@奇.卷二二》:「京師有一流棍,叫名李光,專一阿諛逢迎,諂事令孜。」也作「阿諛奉承」。
成語解釋 | 諂媚拍馬投合對方的心意;竭力向人討好。阿:迎合討好;諛:奉承諂媚。逢迎;主動迎合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宋 程頤《周易程氏傳》:“以臣于君言之:褐其忠誠,致其才力,乃顯其比君之道也,用之與否,在君而已,不可阿諛奉迎,求其比己也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貶義成語 |
成語用法 | 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補(bǔ)語;用于討好拍馬 |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聯(lián)合式成語 |
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阿,不能讀作“ā”。 |
成語辨形 | 逢,不能寫作“奉”。 |
近義詞 | 阿諛奉承 、阿其所好 |
反義詞 | 剛正不阿 、守正不阿 |
成語例子 | 其時京師有一流棍,名叫李光,專一阿諛逢迎,諂事令孜。(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二) |
成語謎語 |
諂媚拍馬,投合對方的心意。
國語辭典曲意奉承,討好他人。明.無名氏《運(yùn)甓記.第二九出》:「專一承顏順旨,阿諛逢迎?!埂冻蹩膛陌阁@奇.卷二二》:「京師有一流棍,叫名李光,專一阿諛逢迎,諂事令孜。」也作「阿諛奉承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