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觸目 : 1.目光所及。2.顯眼;引人注目。驚心 : 1.驚懼的心境。2.內心感到驚懼或震動。
觸目驚心是什么意思
為所見的情況而震驚。形容問題之嚴重
國語辭典目光所及,令人驚恐。形容事情極為慘重。明.王世貞《鳴鳳記.第九出》:「李大人,聞言興慨,觸目驚心。」《花月痕.第五回》:「那時正癡珠西入蜀川,天寒歲暮,游子鄉關之感,……觸目驚心,無復曩時興致。」也作「觸目崩心」、「觸目駭心」。反見而色喜
成語解釋 | 觸目:眼睛看到;驚:震驚。眼睛看到;內心感到吃驚。形容事態嚴重;令人震驚。也作“怵目驚心”、“驚心怵目”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清 林則徐《頒發禁煙治罪新例告示》:“爾等更當觸目驚心,如再觀望遷延,以身試法,則是孽由自作,死有余辜,毋謂言之不早也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連動式;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事態嚴重 |
成語結構 | 連動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近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觸,不能讀作“chǔ”。 |
成語辨形 | 目,不能寫作“木”。 |
近義詞 | 膽戰心驚 、驚心動魄 |
反義詞 | 司空見慣 、習以為常 |
成語例子 | 又因他姓赤,惟恐廁內倘有赤痢血痔之類,也好教他觸目驚心,時常打掃:因此把他派了。(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九十九回) |
成語謎語 | 一看嚇一跳 |
為所見的情況而震驚。形容問題之嚴重
國語辭典目光所及,令人驚恐。形容事情極為慘重。明.王世貞《鳴鳳記.第九出》:「李大人,聞言興慨,觸目驚心。」《花月痕.第五回》:「那時正癡珠西入蜀川,天寒歲暮,游子鄉關之感,……觸目驚心,無復曩時興致。」也作「觸目崩心」、「觸目駭心」。反見而色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