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孝子 : 1.孝順父母的兒子。2.指父母亡故后居喪者。3.祭祀時對已故父母的自稱。4.舊時表旌孝行卓著者的特定稱號。慈孫 : 1.舊時泛指孝順的子孫。
孝子慈孫是什么意思
孝敬父母﹑祖先的子孫后輩。 國語辭典能克盡孝道奉養父母的子孫。《孟子.離婁上》:「暴其民甚,則身弒國亡;不甚,則身危國削。名之曰幽厲,雖孝子慈孫,百世不能改也。」宋.羅大經《鶴林玉露.卷六》:「古人之所謂卜其宅兆者,乃孝子慈孫之心,謹重親之遺體,使其他日不為城邑道路溝渠耳。」也作「慈孫孝子」。
成語解釋 | 對祖先孝順的子孫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離婁上》:“名之曰‘幽’、‘厲’,雖孝子慈孫,百世不能改也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聯合式;作主語、賓語;含褒義 |
成語結構 | 聯合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孝子賢孫 |
反義詞 | 不肖子孫 |
成語例子 | 豐子愷《我與弘一法師》:“即把物質生活弄得很好,錦衣玉食,尊榮富貴,孝子慈孫,這樣就滿足了。” |
成語謎語 |
能克盡孝道奉養父母的子孫。《孟子.離婁上》:「暴其民甚,則身弒國亡;不甚,則身危國削。名之曰幽厲,雖孝子慈孫,百世不能改也。」宋.羅大經《鶴林玉露.卷六》:「古人之所謂卜其宅兆者,乃孝子慈孫之心,謹重親之遺體,使其他日不為城邑道路溝渠耳。」也作「慈孫孝子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