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之四海而皆準(zhǔn)是什么意思
四海,指全國各處,后也指世界各處。無論放在什么地方都不會(huì)錯(cuò)
國語辭典用到任何地方任何方面都可作為準(zhǔn)則。語本《禮記.祭義》:「而橫乎四海,施諸后世而無朝夕,推而放諸東海而準(zhǔn),推而放諸西海而準(zhǔn),推而放諸南海而準(zhǔn),推而放諸北海而準(zhǔn)。」
成語解釋 | 放:放置;之:代詞;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;四海:指任何地方;皆:都是;準(zhǔn):準(zhǔn)確。原指孝道無論在何時(shí)何地都是人們奉行的準(zhǔn)則。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適用的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祭義》:“推而放諸東海而準(zhǔn),推而放諸西海而準(zhǔn),推而放諸南海而準(zhǔn),推而放諸北海而準(zhǔn)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復(fù)句式;作謂語、定語;指普遍性的真理 |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復(fù)句式成語 |
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準(zhǔn),不能讀作“zǔn”。 |
成語辨形 | 準(zhǔn),不能寫作“誰”。 |
近義詞 | 放諸四海而皆準(zhǔn)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寧、斯大林的理論,是“放之四海而皆準(zhǔn)”的理論。(毛澤東《中國共產(chǎn)黨在民族戰(zhàn)爭(zhēng)中的地位》) |
成語謎語 |
四海,指全國各處,后也指世界各處。無論放在什么地方都不會(huì)錯(cuò)
國語辭典用到任何地方任何方面都可作為準(zhǔn)則。語本《禮記.祭義》:「而橫乎四海,施諸后世而無朝夕,推而放諸東海而準(zhǔn),推而放諸西海而準(zhǔn),推而放諸南海而準(zhǔn),推而放諸北海而準(zhǔn)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