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醫 1.宮廷醫師。又稱太醫。
1.古代宮廷中掌管醫藥的官員。周官有醫師﹐秦漢有太醫令丞﹐魏﹑晉﹑南北朝沿置。隋置太醫署令。宋有醫官院﹐金改稱太醫院﹐置提點為長官。明清相沿﹐長官稱為院使。亦以泛稱皇家醫生。宋元以后用為對一般醫生的敬稱。
太醫以王命聚之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
古代宮廷中掌管醫藥的官員。 周 官有醫師, 秦 漢 有太醫令丞, 魏 、 晉 、 南北朝 沿置。 隋 置太醫署令。 宋 有醫官院, 金 改稱太醫院,置提點為長官。 明 清 相沿,長官稱為院使。亦以泛稱皇家醫生。 宋 元 以后用為對一般醫生的敬稱。《后漢書·東海恭王彊傳》:“ 永平 元年, 彊 病, 顯宗 遣中常侍鉤盾令將太醫乘驛視疾。”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請箇好太醫,看他證候咱。”《警世通言·金明池吳清逢愛愛》:“許多太醫下藥;病只有增無減。”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 曾皓 (啟目,搖頭):‘不, 羅太醫 好用 唐 朝的古方,那種金石虎狼之藥,我的年紀、體質--’(不愿說下去,嘆口氣,閉眼輕咳)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