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觀 1.對照察看。 2.實地觀察。
觀察 仔細察看(事物或現象):~地形丨~動靜丨~問題。
考查 用一定的標準來檢查衡量(行為、活動):~學生的學業成績。
偵查
偵察 為獲取敵方與軍事斗爭有關的情況而采取的行動。其主要手段有觀察、竊聽、刺探、搜索、截獲、捕獲戰俘、諜報偵察、戰斗偵察、照相偵察、雷達偵察、無線電偵聽與測向、調查詢問、搜集文件資料等。
訪問 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談話:~先進工作者◇我懷著崇敬的心情,~了這座英雄的城市。
調查 為了了解情況進行考察(多指到現場):~事實真相ㄧ沒有~,就沒有發言權ㄧ事情還沒有~清楚,不能忙著處理。
視察 1.察看;審察。 2.巡視糾察。 3.考察;上級人員到下屬機構檢查工作。
考試 通過書面或口頭提問的方式,考查知識或技能。
查核 1.亦作"查核"。 2.查對核實。
考核 考查審核:定期~ㄧ~干部。
稽核 查對計算(多指賬目)。
審核 審查核定:預算已報上級審核|審核物理,辨析事非。
查考 調查分析事實真相:查考案情。
窺探 暗中察看:~虛實。
窺察 偷偷地看;窺探:~地形 ㄧ~敵人的動靜。
①實地觀察調查:他們到各地~水利工程。
②細致深刻地觀察:進行科學研究工作,必須勤于~和思索,才能有成就。
[investigate;make an on-the-spot investigation;inspect] 實地觀察調查
考察水利工程
出國考察
(1).對官吏政績的考核。 漢 荀悅 《漢紀·宣帝紀一》:“及拜刺史、郡守、輔相,輒親見問,觀其所由,退而考察其行。”《后漢書·光武帝紀上》:“所到部縣,輒見二千石、長吏、三老、官屬,下至佐史,考察黜陟,如州牧行部事。”《宋史·選舉志四》:“三省分三年考察之,高則引對,次即試用,下者還之本選。” 明 張居正 《雜著》:“蓋外官既有考課之典,又有考察之例。”
(2).觀察研究;審察。《新唐書·李石傳》:“古之圣賢,必觀書以考察往行,然后成治功。” 宋 蘇轍 《進御集表》:“或文采煥發,足以形容淵衷;或事實明著,足以考察時政,謹已譔次成書。” 周立波 《山鄉巨變》上二:“快把剛才講的這幾個青年,都給我列入發展對象名單里,并且指定專人去負責考察和培養。”
(3).現常指實地觀察調查。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胡今虛》:“學術文章要參考書,小說也須能往各處走動,考察,但現在我所處的境遇,都不能。”如:他們到各地考察水利工程。
(4).猶考試。《宋史·選舉志三》:“凡考察,悉準在學人數,每內舍十人取五,外舍十人取六,自上而下分為三等籍,以俟上舍考定而參用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