豐滿 ①充足:今年好收成,囤里的糧食都很~。 ②(身體或身體的一部分)胖得勻稱好看:他比去年生病的時(shí)候~多了。
豐潤(rùn) (肌膚等)豐滿滋潤(rùn):兩頰~。
煥發(fā) ①光彩四射:精神~ㄧ容光~。 ②振作:~激情 ㄧ~革命精神。
瘦弱無力臉色難看的樣子:顏色憔悴,形容枯槁|幾年不見,她憔悴多了。引申為勞苦,失意:冠蓋滿京華,斯人獨(dú)憔悴。
(1)
憔悴孤虛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嚴(yán)復(fù)譯《天演論》
形容憔悴
憔悴了許多
(2) [(of plants) withered]∶枯萎;凋零
花有點(diǎn)憔悴
(3) ∶困頓
漂淪憔悴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詩(shī)
生民憔悴
(4) ∶煩惱
何苦將錢去買憔悴,白折了五百兩銀子,又送了五條性命。——《二刻拍案驚奇》
亦作“ 憔瘁 ”。
1.黃瘦;瘦損。《國(guó)語(yǔ)·吳語(yǔ)》:“使吾甲兵鈍弊,民日離落而日以憔悴,然后安受吾燼。” 韋昭 注:“憔悴,瘦病也。”《三國(guó)志·魏志·于禁傳》:“帝引見 禁 ,鬚髮皓白,形容憔顇。” 唐 王建 《調(diào)笑令》詞之一:“玉顏憔悴三年,誰復(fù)商量管絃?”《古今小說·吳保安棄家贖友》:“ 保安 見 仲翔 形容憔悴,半人半鬼。”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四章三:“僅僅十天不見,我看見 立群 是憔悴了許多。”
(2).凋零;枯萎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需之否》:“毛羽憔悴,志如死灰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風(fēng)異賦》:“乾坤黯慘,物色憔悴。” 巴金 《春天里的秋天》七:“花有點(diǎn)憔悴……我想這一點(diǎn)新鮮的水會(huì)使它們蘇生。”
(3).引申為衰敗。 三國(guó)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三:“繁華有憔悴,堂上生荊杞。”
(4).謂竭盡心力。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“《詩(shī)》曰:‘或燕燕居息,或憔悴事國(guó)。’”憔悴,今本《詩(shī)·小雅·北山》作“盡瘁”。《周禮·秋官·小司寇》“議勤之辟” 漢 鄭玄 注:“謂憔悴以事國(guó)。”
(5).困頓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民之憔悴於虐政,未有甚於此時(shí)者也。”《戰(zhàn)國(guó)策·燕策一》:“西困 秦 三年,民憔瘁,士罷弊。”《明史·鄒智傳》:“風(fēng)俗浮薄,生民憔悴。” 巴金 《利娜·第十封信》:“在小村莊里,在那些分散的破屋內(nèi),農(nóng)民就憔悴地過著沒有希望的日子。”
(6).憂戚;煩惱。《楚辭·劉向<九嘆·憂苦>》:“倚巖石以流涕兮,憂憔悴而無樂。” 王逸 注:“中心憔悴,無歡樂之時(shí)也。”《后漢書·清和王慶傳》:“ 楊 失志憔悴,卒於家。” 唐 皇甫枚 《三水小牘·飛煙傳》:“企望寬懷,毋至憔悴。” 元 武漢臣 《玉壺春》第四折:“強(qiáng)風(fēng)情不曉事,呆廝!誰著你將錢去買憔悴。”
(7).陋賤之人。《后漢書·應(yīng)劭傳》:“《左氏》實(shí)云雖有 姬 姜 絲麻,不棄憔悴菅蒯。” 李賢 注:“《左傳》曰:‘《詩(shī)》云:雖有絲麻,無棄菅蒯。雖有 姬 姜 ,無棄蕉萃。’ 杜 注云:‘……蕉萃,陋賤之人。’蕉萃、憔悴,古字通。”